本文投稿并首发于公众号 迷失攻略组
(趣味插画:骑单车的小男孩的影子,像一位骑士一样)
作为一种游戏、影视还有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形象,“骑士”确实有着一种特殊的魅力,它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笔者的笔名“FaraamKnight”其实就是我最爱的游戏《黑暗之魂》里的“法汉骑士”的英文名。 而当你在任何游戏平台输入关键词“骑士”,出现的搜索结果也不胜枚举;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每个奇幻冒险游戏里,都有着一位骑士之类的角色。
(黑暗之魂里的“法汉骑士”)作为几乎占据了整个西方中世纪发展过程的角色,无论是骑士本身,还是他们所代表的文化;都对整个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骑士文化中独特的精神内涵和道德理念也已经渗透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中世纪骑士概念艺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很多东西,其实都有骑士文化的影子。这一期文章,就让笔者为大家梳理一下骑士文化的来龙去脉吧~
一、贵族之下,平民之上
骑士的英文“Knight”,其实是一个欧洲国家特有的词汇,类似于我国古代的“士”。用于指中世纪那些受到领主册封,获得最底层贵族身份和封地的军士。这种册封有点类似我国古代的分封制:骑士们有自己的领地,需要自备武器和盔甲,对领主绝对服从,战时要随从领主作战……
(伊丽莎白女王御封骑士)
不过鉴于欧洲国家的面积不大,这些封地通常很小,一般只有一座城堡那么大。《黑暗之魂一》里就有着那么四位受到葛温王册封的“王下四骑士”——亚尔特留斯、翁斯坦、戈夫、姬亚兰。
(黑暗之魂:王下四骑士)
所以中文里“骑士”这个词,其实有那么一些误导性:并非所有骑兵都是骑士,也并非所有骑士都是骑马作战的。中世纪时,由于骑士们相对于其他的兵种有着明显的优势,而成为骑士又是一种莫大的荣耀;所以领主们乐于花财力培养骑士,富有的平民们也趋之若鹜地想要成为骑士,攀上贵族身份,骑士阶层由此发展壮大。
领主册封一位骑士而也正因为早期的骑士注重的是武力,而非道德;所以早期的骑士们大多都是有力无德的痞子,恃强凌弱是他们经常做的事。
谈及骑士的优势,这个特征同样体现在很多游戏当中:大部分游戏里,骑士角色分支一般都是综合素质比较优秀的。很多游戏里的基本职业套路就是:骑士(战士)、射手、法师。
《恶魔之魂》游戏壁纸而骑士既有着不俗的防御值,战斗力也较强,所以往往得到玩家们的青睐。《命运二》里的泰坦职业分支,也是这种套路;《黑暗之魂》里选择骑士出生,初始的属性也是综合性较强,比较吃香的。
二、回应圣召,百年东征
前面提到初期的骑士只不过是一群徒有蛮力的莽夫,而到了十字军东征时期,骑士们就因为宗教的涉入而逐渐变得高尚、文明了起来(不过他们东征的行为压根称不上“文明”)。《刺客信条》初代的游戏背景,就是十字军东征时期,游戏中虚构的十字军东征的目的是寻找“金苹果”;
(被打败的十字军)
而现实中十字军东征,是受到了罗马天主教的鼓动,教皇号召欧洲的领主们,发动自己的骑士们,组成“十字军”,去“收复被阿拉伯、突厥等入侵占领的土地”,
其中的主要矛盾,便是被罗马天主教视为圣地的耶路撒冷。十字军的标志便是基督教的象征——十字架。 而有关十字军东征的游戏,除了前面提到的《刺客信条初代》,还有《十字军之王》、《狮心王:国王十字军》等等,在这里我就不赘述了。
(狮心王)
骑士们受到教皇的指引,响应着上帝的号召,开始了浩浩荡荡、长达两百年之久的“十字军东征”。他们有的人选择加入东征,是出于自己内心对于上帝的虔诚;但是更多的人其实是为了名誉、教皇许诺给予他们的特权,以及物质上的奖励。
(十字军骑士)
虽然有着看似崇高的使命,但是这段历史在后人眼中,往往都是荒谬可笑的:
欧洲各国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东征的骑士们出征时还是青壮年,却在东征途中还没来得及上战场,就因为水土不服而病死了;而即使他们侥幸逃脱死神的镰刀,回到故乡也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而这场声势浩大的东征还以十字军的失败告终,可谓得不偿失。
虽然十字军东征是一段黑暗血腥的历史,不过宗教的介入,规范、约束了骑士们的言行,为后世骑士文化的形成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三、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骑士精神的内涵比较丰富,总的来说有:谦卑、荣誉、牺牲、英勇、怜悯、诚实、公正、坚毅。总的来说,似乎就是一个男子汉所应该具备的美得,都包含在内了。这也是法汉菌为什么如此痴迷于骑士形象的原因:和平年代,你不必成为一个骑士,但是你可以选择像骑士一样勇敢地面对挫折,从容不迫地直面挑战,活得慷慨而体面。
(现代人举办的仿中世纪风格“骑士比武大会”)
一位骑士,在战场上是英勇无畏的战士,也愿意为了维护正道而慷慨赴死;但是当他脱下盔甲,他就是谦卑温柔的翩翩君子,一位骑士除了学习武术,还要学习骑士七技(游泳、投枪、击剑、骑术、狩猎、弈棋、诗歌)。可谓是全能型的战士了。文艺作品里的骑士往往人高马大,英俊潇洒,就比如说英国传说“亚瑟王”麾下的圆桌骑士之一——兰斯洛特。但是现实生活中的骑士们,其实大部分都是胡子拉碴的油腻大叔。
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骑士形象,是骑士阶级发展历程中后期的产物:他们高傲自信、英勇无畏、满腔热血、惩奸除恶,济贫扶弱……因此在中世纪,骑士往往是一个非常受人敬重的身份。
(著名画师WLOP的作品:骑士守护着一位公主)
在《天国·拯救》里,如果你身着一套骑士板甲,而且在某个地区有着较好的声誉的话,城镇里的居民遇到你会尊敬地称呼你为“Sir Knight”(骑士大人),法汉菌特别喜欢这一个设定,因为它满足了我内心的那一份中二情结:作为一个男孩子,不管年龄多大,内心多多少少还是保留着童年时对于超级英雄的崇拜,以及成为他们一员的天真幻想吧。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身为骑士总是要体现一下“绅士风度”)
不过骑士形象美化的过程,除了因为受到宗教教义约束的内因,也有着骑士文学一味吹捧,赞美的外因。这个大家就再熟悉不过了:就比如说《超级玛丽》里打败恶龙,拯救公主的情节就是骑士文学里的老桥段;类似的作品还有《勇者斗恶龙》。
(超级玛丽其实是老套的“骑士救公主”故事)
那时候的欧洲人可谓是老中二病了,他们编造出各种奇幻冒险故事,来赞美骑士们英勇无畏的精神,排解自己内心的忧愁,歌颂自己的爱情观念:就像大家耳熟能详的屠龙勇士、驯龙勇士、骑士拯救美丽的公主什么的故事。
(龙骑士)
不过随着封建社会的瓦解,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骑士阶级也逐渐分崩离析;人们对于骑士的盲目崇拜也逐渐被理性所取代,骑士文学走向没落。广为传颂的名著《唐诘柯德》,就是塞万提斯对于骑士文学的批判和讽刺。
(唐诘柯德插画)
虽然骑士文学和骑士阶级在后期遭到了批判和废弃,但是骑士精神却一直流传至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英国人骨子里的绅士风度,其实也是骑士精神的一种演化(虽然英国人倒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绅士)。
四、残盔破甲,落魄之志
你可能听过一句外国谚语:“身披一身闪亮盔甲的骑士不是一个好战士”,而《黑暗之魂》里锁子甲的描述,却又说“骑士们对锁子甲嗤之以鼻,他们更喜欢华而不实的盔甲”。这是否相矛盾?
(贵族骑士们装饰华美的盔甲)
确实,骑士们为了彰显自己身份的尊贵,往往会在盔甲上增加许许多多花哨的装饰,他们也喜欢光鲜亮丽的盔甲。不过这里提到的第一句谚语的含义,其实是说:如果一位骑士不曾经历战争与磨难的洗礼,不曾挥洒过汗水与鲜血,那他就不配称之为一位骑士;就像士兵将伤疤视为自己荣耀一样。
用我们中国谚语来讲,可以理解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在许许多多的绘画作品中,你也经常能看到落魄骑士的形象,他们头发凌乱、盔甲残破、伤痕累累。并不是说这些画的作者都有“抖s”的特殊癖好,而是因为骑士的故事,往往和“落魄情节”挂钩。
在笔者的另外一篇文章里,我花了大量的篇幅阐述落败情节、悲剧故事的独特之美。而落魄的骑士,也往往比意气风发的骑士更让人印象深刻。
又一次提到《黑暗之魂》,这款游戏正是体现“落魄情节”的典范之作。《黑暗之魂》的三代作品中,都有一个“灰心哥”这样的存在,而他就是一位落魄的、悲情的骑士。
在游戏里,他嘲笑自己,也嘲讽玩家不可能克服重重磨难,达成传火的目标,他劝我们放弃希望。而在一代里他被主角激励后,去追寻自己的目标,却不幸成为了活尸。
然而,消极落魄的表象下,却是不屈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你大可认为灰心哥只不过是一个用来丰富游戏剧情的存在;但是你不能忽视的是,正是这种落魄与消极的衬托,勾起了玩家挑战游戏高难度的欲望,挑动了玩家内心的悲愤情绪,与打破游戏“注定悲剧”结局的神经,成为了支撑我们走下去,完成“传火”目标的独特动力。
另外,魂二里海德巨火塔里有些丧失斗志的海德骑士、魂三里洛斯里克城里遍布的洛斯里克骑士尸体,以及他们的斑驳的血迹,也是这种落魄之美的体现。
(黑暗之魂三:割喉的洛斯里克骑士)
这种落魄美学,可以概括为:身体越累,意志、精神就越昂扬;越是疲倦,就越能锻炼人(出自《菊与刀》)……纵然身处再绝望,再窘迫的困境之中,一个人也应该像骑士一般从容不迫,保持内心的那份尊严与傲骨。
而这也是这款游戏最吸引我的地方:我们很多人难道不是平平无奇,在日常生活里,面对着各种失败和落魄吗?笔者也常在这种挫败感中,感慨自己的平凡与无能;而后又一笑了之。一个人通过这种自我否定的过程,可以填补他内心的失落和空缺,从而感到一种独特的释怀;然后继续面对未知的旅程……而这与《黑暗之魂》带给我的体验如出一辙;就好像我在游戏里,发现了另外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自己。我想,这就是我为什么如此喜爱角色扮演游戏的原因吧。
笔者一直致力于寻找游戏和生活的契合点,在游戏中感悟不同故事背后的甘苦轮回。欢迎朋友们留下自己的观点,让我们一起为热爱发声!
最后的骑士“那是无名、成不了薪,且被诅咒的不死人。但正因如此,灰烬才会如此渴求余火吧。”——《黑暗之魂3》